学生发展
更多...
 当前位置:首页>学生发展>心理健康心理健康

教师生活中的9个心理效应

日期:2009-09-15   责编:   阅读量:470

考场上的“詹森效应”

Question 我的孩子学习不错,平时考试也可以,就是一到大考试就考砸,这是什么原因呢?  

Answer  有一名运动员詹森,平时训练有素,实力超群,但在体育赛场上却连连失利。人们借此把那种平时表现良好,但由于缺乏良好的心理素质而导致竞技场上失败的现象称为“詹森效应”。    

日常生活中,不少学生身上也有类似现象。平时学习基础扎实,考前准备充分,然而一到大考,却发挥失常,往往表现为紧张、慌乱,甚至记忆骤退,脑海里似乎一片空白。这种情况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学生对考试期望值过高,而又缺乏自信。只想成功,害怕失败,患得患失,压力过大,结果造成大脑皮层兴奋与抑制过程失衡,各种症状随之产生。那么,究竟如何才能走出“詹森效应”的怪圈呢?    

首先,要摒弃心中的不合理观念。有些学生在考前会对自己说,“如果我在重要的考试中失败,我就会没有价值,别人就会看不起我,我会很没面子”,“如果考不好,我的前程算是毁了”。这些话纵然能增强考好的决心,但过强的压力也容易引起焦虑,不利于正常水平的发挥。要避免詹森效应,教师和家长应首先以平常心对待考试,不要给学生太多压力,并在平时的教学工作中注意矫正学生不合理观念,帮助他们养成以平常心对待考试的好习惯。    

其次,要淡化结果,注重过程。学生在考试时要将精力集中于解题过程,不要过多考虑考试结果。这样不仅能提高答题的准确率,而且能使心情保持平静与放松。    最后,多用肯定的词语来唤起积极情绪。特别是遇到困难时,要用“冷静”、“细心”、“沉住气”等词语暗示自己,进行深呼吸等放松调节,而少用否定性词语警戒自己,如“别紧张”、“别慌”、“千万别出错”等。  

仰八脚效应   

Question  我是一名刚参加工作的教师,为什么我投入了那么多精力和时间在学生身上,却得不到学生们的喜欢呢?  

Answer  平时,老师们兢兢业业备课,小心谨慎的讲课,用心地对待自己的学生们,尤其是刚投入工作的年轻老师,更是将自己的全部热情奉献给了这一岗位。但是,为什么他们却很难得到学生们真心的喜爱呢?学生看到老师,往往就像老鼠见到猫一样能躲就躲,能藏就藏,在校外碰到的时候更是一溜烟的装作不认识逃开了……老师们真的会想:“这些小没良心的!”     

为什么会发生这种情况呢?    

其实,学生们并非不尊敬老师,也很少有学生真的讨厌那些把热情投注到他们身上的老师们。他们在老师面前更多地表现出疏离的样子,往往是因为老师的形象过于完美,让他们不能接近。日常生活中,我们把这种觉得别人形象过于完美,让自己不愿接近的现象叫做“仰八脚效应”。    

举例来说,曾有这样一个现场实验,请三个演讲者分别给同一批人做演讲。第一个演讲者上台以后,形象落落大方,言语流畅,演讲内容清晰连贯,而且整个场面控制得非常好,富有激情和感召力。第二个演讲者表现的非常拘谨,演讲的内容也缺乏新意、平淡无奇,和第一位演讲者形成了强烈的反差。第三位演讲者,也像第一位演讲者一样感觉轻松大方,而且演讲的时候也一样激情澎湃,很有感染力,所不同的是他的演讲出现了一些小的口误。事后调查时,听众们普遍表示更喜欢第三位演讲者。  

按理说,第一位演讲者的表现比其他两位都出色,可偏偏出现了口误的第三位演讲者最受欢迎,这是为什么呢?其实,相对于那些表现非常完美的人,稍微有一点儿小问题的人更加讨人喜欢。这是因为人们在表现完美的人面前都会感到自卑,觉得自己和这样的人相比简直太糟糕,担心自己可能会被这样的人拒绝,或者会不小心说了错话而让自己没面子,从而认为那些完美的人是不可以接近的。    

作为老师,其实并不需要整日谨小慎微、生怕有一点儿小错误,并不需要刻意表现得很完美。其实,这世界上哪里有完美的人呢?哪能有什么人一辈子都不说错一句话、做错一件事呢?面对学生,需要捍卫身为老师的尊严是必要的。但是,有的时候也可以稍微放松一点儿。一些小破绽可以拉进老师与学生的距离,也可以调动起学生更多的、属于他们自己的力量。一个小的纰漏,可以让学生去发现、让学生和老师一起探讨,让学生觉得老师是他们身边实实在在的存在,是陪伴他们成长的师长和朋友。这样,老师就可以更加接近学生,倾听他们的心声,激发他们自己的动力。  

名片效应   

Question 1、 我作为班主任,面对班里故意捣乱的学生有时无法忍受,但讲道理他们不听,我只有克制着自己不发火,感觉很压抑。2、 很多时候,明明是为了学生好,推心置腹的一番教育之后,他们却完全不肯买帐。如何和这些孩子沟通?  

Answer 教育过程中,教师显然不能因为学生年纪小、阅历浅而放弃教育的力度,等待他们有朝一日自己顿悟出老师讲过的道理……为了让学生更好的接受教诲,我们在这里引入一个新词汇——名片效应。    

所谓名片效应,是指两个人在交往时,如果首先表明与对方的态度和价值观相同,就会使对方感觉到彼此更多的相似性,从而很快地缩小心理距离,结成良好的人际关系。在这里,有意识、有目的地向对方表明的态度和观点,就如同递名片一样把自己介绍给对方。    

教师要让学生接受自己的观点、态度,就要把对方与自己视为一体,首先传播一些他们所熟悉、喜欢的观点或思想,然后再将自己的观点和思想渗透进去。这会使学生产生一种印象,似乎教师的思想观点与他们的是相近的。    

比如老师可以在和学生交流时这样说:“我知道你们讨厌上课,本来嘛,早晨起那么早,还没睡醒呢就被叫起来上课了,到学校还没喘口气呢又被抓出去做早操了,上课时还得忍受一个长得不帅、声音不好听的家伙在耳边喋喋不休,是挺烦的。我很能理解你们,平时教职工大会才几个小时,我已经觉得特别烦、特别想睡觉了,你们还得一天一天这么坚持着,其实,我特别佩服你们的忍耐能力和自我挑战的精神。”说完这些,学生们会觉得这个老师和自己是同一战线的,可以理解他们的心声,还敢于把他们平时不敢说的话说出来。    

随后,老师说:“有一次校长开会,我这个烦啊,就偷偷睡觉了。结果第二天大家都知道要交一个表格,偏偏我没听见,扣工资事小,我这脸丢的呀……”通过这样的沟通,学生们会明白,原来老师要说的是,如果我们在课上睡觉,会错过重要的内容而令自己蒙受损失。    

当然,就像学习需要掌握方法,劝服别人也需要方法。其要点在于:首先,要善于捕捉对方的信息,把握真实的态度,寻找其积极的、你可以接受的观点,形成一张有效的名片。其次,寻找时机,恰到好处地向对方出示自己根据“名片”打造出的形象,达到目标。掌握名片效应,对于人际交往以及处理人际关系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Question  现在中学生的早恋现象越来越严重,甚至小学生都谈起了恋爱,这种情况到底是管还是不管?有什么好的方法吗?  

Answer  莎士比亚的名剧《罗密欧与朱丽叶》,描写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相爱很深,但由于两家是世仇,感情得不到家族的认可,双方家长百般阻挠。然而,他们的感情并没有因为家长的干涉而有丝毫的减弱,反而爱得更深,最终双双殉情而死。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常常见到这种现象,父母的干涉非但不能减弱恋人们之间的爱情,反而使感情得到加强。父母的干涉越多,反对越强烈,恋人们相爱就越深,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为“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呢?这是因为人们都有一种自主的需要,都希望自己能够独立自主,而不愿被人控制,一旦别人越俎代庖,代替自己做出选择,并将这种选择强加于自己时,就会感到自己的主权受到了威胁,从而产生一种心理抗拒,排斥自己被迫选择的事物,同时更加喜欢自己被迫失去的事物,正是这种心理机制导致了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爱情故事一代代地不断上演。    

心理学家的研究还发现,越是难以得到的东西,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越高,价值越大,对人越有吸引力;轻易得到的东西或者已经得到的东西,其价值反而往往会被人忽视。另外,一旦有外界阻力干预时,共同的经历、体验也都会使两个人增添共同语言,从而更加团结、一致对外。    

曾有这样的例子,两个初中三年级的学生由于相互吸引而走到了一起。一开始,老师和家长都担心他们的学习会受到影响而竭力加以干涉,然而,没想到这种干涉反而为两个孩子增添了共同语言,使他们的关系更加亲密。后来,校长改变了策略,他将孩子和老师都叫去,没有批评两个孩子,而是说老师误会了他们,把纯洁的感情玷污了。之后,这两个孩子还是照样来往。但是没过多久,两人就因为缺乏共同点而渐渐疏远。最终,他们都发现对方与自己理想中的王子和公主相差太远,自然而然地分手了。    

所以说,对待学生中的早恋现象,如果家长或老师只是简单的加以阻挠,反而会加快学生的早恋速度;而如果强行压制,又会扭曲孩子对美好感情的认识。中学生的爱情是纯洁美好而又稚嫩青涩的,只要家长和老师注重方法,不蛮横阻挠,用正确的方法循循善诱,可以将这种感情好好加以“利用”,将“早恋”化为“早练”。    

此外,“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同样适用于成年人。很多婚外恋情受到家庭和外界不适当(过度)的干涉,双方反而相爱越深,恨不得常相厮守。可是,真正与自己婚外恋的情人如愿以偿地生活在一起,又会觉得情人也不过如此,妻子或许更好一些。正是“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的普遍存在,催化了婚外恋情,导致真正的家庭破裂。    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促成了一些本来不成熟的爱情,而这样的爱情在没有了外界的干涉后,才会面对来自自身的挑战,而这个时候往往才是看清情况、解决问题的关键时刻。  

绝望的体验——习得性无助  

Question  1.我在乡村中学教学,学习能力强的学生出现问题,还好解决。基础差、对学习没兴趣、丧失信心的学生,常令我束手无策,该怎样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2. 我所在的学校有一些“问题”学生,不单学习成绩不好,而且还存在一些心理问题。其实我觉得这些学生都不是坏孩子,而是他们似乎找不到与家长、老师沟通的合适途径。这一类型的学生不是一两个,怎么辅导效果会好呢?   

Answer 很多老师在教学中都会遇到这样的现象:由于种种原因,在班级里总是存在着那么几个后进生,他们和好学生不存在智商上的较大差异,但学习成绩却屡屡拖班级后腿。他们在学习时毫无动力,缺乏信心,遇到挫折时更倾向于放弃,甚至对于力所能及的任务也往往不能胜任。    

面对后进学生,不论老师还是家长都感觉十分头痛。后进生为什么会走到这一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见解。心理学者认为,“习得性无助”是形成学生后进、丧失信心的重要原因。    

“习得性无助”行为产主原因   

“习得性无助”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现象,它指一个人经历了失败和挫折后,面对问题时产生的无能为力的心理状态和行为。习得性无助的学生在认知、动机、情感甚至个性品质上都会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它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成因复杂,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一)社会因素    

老师或家长的消极评价    

研究发现,绝大多数学生对新学科都充满兴趣,也愿意去探求原因、总结规律。但在一段时间后,当他们发现自己不能顺利完成学习任务、又常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和讽刺时,便会产生焦虑情绪,对学习这门学科或参加活动怀有恐惧心理。此时倘若有人监督,他们会显得格外不自信和焦虑不安,甚至一些力所能及的学习任务也不能顺利完成。在屡遭老师或同学的消极评价,经历一系列挫折、失败后,他们开始相信自己的确缺少取得学业成功的能力,不愿再付出努力,久而久之,就会患上习得性无助这种“疾病”。其实,这类学生也有希望好好学习的心理,但因长期得不到重视和鼓励而渐渐放弃,寻求其它途径来引起老师和同学的注意。这就造成了这类学生看似有“一定心理问题”的状态。    

另外,来自家长的消极评价也是引起孩子“心理问题”的原因。家长通常都会用成绩优秀的孩子与自家孩子对比,对自家孩子其他优秀的品质不予以肯定,只看到缺点,看不到孩子闪光的一面。少了家长的这一层次社会支持,孩子的精神世界会十分脆弱,长此以往,孩子就会觉得学习缺少最有力的精神支援而最终选择放弃学习。 

不良的竞争环境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多数老师和家长往往只把分数作为评价学生好坏的唯一标准,学生为分数而努力学习,大多数老师也只会“以分数论英雄”。在这种不良的竞争环境里,老师对待学生不能一视同仁;同学之间也充满了不健康的竞争,不愿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这种情况下,如果老师再要求学习困难的学生与成绩好的学生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学生便会觉得这种竞争本身就不公平,觉得自己无论怎么努力都不可能达到老师的要求,最终只能绝望地放弃学习。    

(二)学生自身因素    

低成就动机    

成就动机指个体希望从事有意义的活动并在活动中获得满意结果的内在心理动力。成就动机高的个体在活动中能够完全地投入并精益求精,在逆境中具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习得性无助”学生成就动机低,他们往往不能给自己确立恰当的目标,学习时漫不经心,遇到困难时往往自暴自弃。他们对于失败的恐惧远远大于成功的希望,因而不再指望自己成功。     

低自我概念    

自我概念指个体对于自己的生理、心理及社会适应性等方面的特征的自我知觉和自我评价。它能够为个体提供自我认同感和连续感,帮助调节和维持自己的行为,对于个体的存在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习得性无助”学生在生理特征、心理特征等各个维度上的自我概念均低于一般学生。他们态度消极,对学习毫无兴趣;与同伴相处大多自卑多疑,认为自己不受欢迎,因而与同伴的关系日渐疏远。    

低自我效能感    

自我效能感,指个体在执行某一行为之前,对自己能够在什么水平上完成该行为所具有的信念、判断或自我感受。“习得性无助”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低,对自己完成学习任务的能力持怀疑和不确定的态度,因而倾向于制定较低的学习目标以避免获得失败的体验。他们想的更多的是活动的失败,因而将心理资源主要投注于活动中可能出现的失误。遇到挫折时,他们往往没有自信心,不加努力便会放弃。由于怀疑自己的能力,他们经常体验到强烈的焦虑,身心健康也受到损害。     

消极的定势    

定势指个体心理上的一种准备状态和行为倾向,它受个体先前的生活经验、思维方式、需要和态度等因素的影响,体现出心理活动的选择性。心理学家乌兹纳泽证实,定势是完整的个体状态或个性模式,是其主观需要和客观环境相互作用的产物,它构成了个体心理活动的内部条件,决定着个体的活动倾向。“习得性无助”学生的学习生活经验往往是失败的,又受到外界的消极评价,从而逐渐形成了刻板的思维模式和认知态度。他们认定自己永远是一个失败者,无论怎样努力也无济于事。他们还往往固执己见,不能吸收别人的意见和建议,并以消极的方式重复不变地对待学习问题。     

“习得性无助”解决方法    

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这样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赛,看谁能让行人把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大发威力,寒气逼人,结果行人把大衣裹得更紧;南风徐徐吹拂,温暖宜人,行人很快便脱下大衣。    

南风之所以能达到目的,只因其顺应了人的内在需要,使人的行为变为自觉。这种以启发自我反省、满足自我需要而产生的心理反应,我们称之为“南风效应”。在班级管理中,班主任要了解学生的特点,采取符合学生实际和需要的人性化管理方式,尊重学生的人格和自信心,相信学生都有一颗向上、向善的心,在情感上尊重人、关心人,在行为上激励人、焕发人,容忍学生的缺点,客观、理智、科学地处理教育教学中出现的各种问题:    

让“问题学生”感到温暖   

教师在处理与“问题学生”的关系时,要让他们感到温暖。虽然这些所谓的“问题学生”看起来散漫无常,不求进取,但这是因为他们的自尊心再三受到挫伤后,丧失了进步的信心和勇气的表现。实际上,他们常常感到痛苦、忧伤。他们有时看起来骄横傲慢、惹是生非,其实恰恰是他们强烈希望别人注目,而从相反方向顽强地表现自己的非常态表现。    

教师关心爱护这类学生,会使他们在心灵深处建立起师生关系的肯定情感。当他们有了这种情感,就会自觉地遵守校纪校规,因为这时他们已把遵守校纪校规看成是维持师生间友好的需要。教师对学生冷漠甚至冷酷必然会造成师生间的情感对立,而这种对立的情绪是转化“问题学生”最严重的障碍。    

转化“问题学生”要讲究方法    

教师在转化“问题学生”时,应尽量采取柔和的、暗示的方法,使他们在自觉或不自觉中逐渐地改掉不良行为。粗暴训斥和当众讽刺、谩骂、挖苦不但不会起到效果,相反会引起学生的怨恨、气愤和对立情绪,有时还会产生对抗行为,从而使教育转化的效果大打折扣。  

蝴蝶效应  

Question     

1、我是一名心理辅导教师,有时会有职业倦怠的情况发生,而且在学校里的政治地位和待遇不是很好,有点干多干少一个样的意味,感觉在学校里工作动力不足……     2、我和丈夫都是教师,自感对周围的人没有任何帮助,心生自卑。  

Answer  南美洲亚马逊河流域热带雨林中的一只蝴蝶,偶尔扇动几下翅膀,可能引起两周后美国德克萨斯的一场龙卷风。“蝴蝶效应”产生的原因在于蝴蝶翅膀的运动导致其身边的空气系统发生变化,并引起微弱气流的产生,而微弱气流的产生又会引起四周空气或其他系统产生相应的变化,由此引起连锁反映,最终导致其他系统的极大变化。这一效应说明,事物发展的结果,对初始条件具有极为敏感的依赖性。初始条件的极小偏差,将会引起结果的极大差异。    

有这样的真实案例,一个学习成绩不错的女生,文科和理化成绩都在班里名列前茅。奇怪的是,从初中到高中,她的数学成绩从没有及格过,总在班级倒数几名徘徊。老师们觉得很奇怪,数理化成绩不好的学生很多,但是单单数学成绩很差、而且无论怎样辅导都没有一点儿起色,这实在有点儿匪夷所思。高三第一次模拟考试之后,和平常一样,该生的数学成绩仍然全班倒数。老师几乎绝望了,只希望她其他科目的成绩能够弥补数学上的欠缺。出人意料的是,几个月之后,该生的高考数学成绩居然及格了。这也是她六年中学生涯中数学的最好成绩。    

很久以后,该生向她的高中数学老师道出了原委。原来,她从小到大成绩一直不错,但经常因为马虎大意而丢分,这让老师觉得非常生气。小学六年级的时候,她的数学老师不经意间对她说了一句,“你是绝对不可能学好数学的”。从那以后,这句话深深根植于她的心里,她的数学成绩一路下滑,到后来就彻底没办法及格了。高考前一个月,她笑嘻嘻地劝老师:“您就别着急了,我无论如何也不可能学好数学。”老师却说:“我不知道你有没有成为数学家的天分,但我知道,你只要努力一定可以学明白高中数学。”带着挑战的心理,她回去以后找了补习老师,在一个月的时间里重新学了一遍高中数学。最后,她竟然及格了。    

教育中的“蝴蝶效应”,是这样惊心动魄。老师对于学生而言,是如此的重要,以至于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老师一句不经意的言辞,就可能成就了学生的美好人生,当然,也可能相反。    

现在,来到您面前的每一个学生,可能很优异,也可能很糟糕。可无论是怎样的学生,他的生命都面临着无限的可能性。也许,您在这个学生的心中埋下一棵小小的种子,就会改变他以后的人生。    

不要低估您自己,不要轻视您的工作,对于学生而言,您细微的言行和由此产生的巨大影响,真正存在着!  

超限效应  

Question  作为班主任,面对班里破坏上课纪律的学生倍感头疼,但讲道理他们不听,屡教屡犯。对于这样的学生应该如何管教?  

Answer  有一次,美国作家马克·吐温在教堂听牧师演讲。起初,他认为牧师讲得很好,深受感动,准备捐款。过了10分钟,演讲还没结束,他变得不耐烦了,只想捐一点钱。又过了10分钟,牧师仍没讲完,于是他决定分文不捐。等到牧师结束他冗长的演讲开始募捐时,马克·吐温气愤不已,非但没有捐钱,相反,还从盘子里偷走了两元善款。    

马克·吐温为什么最后会气愤,不仅没有捐钱,反而偷钱呢?显然是因为牧师讲的时间太久了!牧师的话无论如何动听与感人,但如果他一而再、再而三的唠叨个不停,仿佛一下子要把人的耳朵灌满似的,再耐心的人也会心生厌烦!这种现象被心理学家称之为“超限效应”,是一种因刺激过多、过强和过久而引起的不耐烦或反抗的心理现象。    

超限效应时常出现在教师对学生的批评教育中。学生犯了错误,教师往往习惯于不止一次地重复同样的批评:“这到底是什么原因”,“为什么没有按时完成作业”,“这么简单的问题怎么还能做错呢”,“跟你说过多少遍了,怎么就是不长记性”。初听批评,学生可能会因为自己的错误而感觉内疚、惶恐,可是老师批评起来没完没了,学生就会感到不耐烦,甚至与老师对立,最后干脆来一句:“我就这样,你能怎么办!”学生一旦产生这样的反感情绪,老师的工作就会很被动,导致师生关系紧张,双方互不原谅,关系恶化。    

教育要讲究“空白”艺术,谨防“超限效应”的出现。教师在平时与孩子的交谈中要适当地留点“空白”,让学生有自己思考、反省的空间。对学生的批评更应该点到为止,切不可“穷追不舍”,要运用科学民主的方法去建造一架沟通心灵之桥,只有这样,才能使成长中的孩子把老师或家长视作自己信得过的良师益友,从而自愿接受教育,使学生的心理朝健康方向发展。因此,在教育学生时教师应注意:    

先充分表扬,再适度批评    

学生犯了错误,教师要作具体分析。有时学生的动机和愿望是好的,只是做事的方式方法不当,才造成不良后果;有时学生犯错误可能是因为年幼,缺乏社会经验所致。如果我们能充分发掘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先表扬与肯定其正确的一面,拉近师生间的心理距离,创设一种能够彼此容纳、沟通的氛围后,再诚恳而适度地指出其缺点和错误,学生会更容易接受你的教育。    

批评、表扬都应适度,过犹不及    

批评要适度,表扬同样也需要把握“尺寸”。有这么一个例子,一个学生,上课总是调皮捣蛋,自己不认真听讲,还影响他人,因此各科老师上课总是批评他。时间长了,批评根本不管用,于是班主任想出一个新方法,让各科教师对他的批评改为表扬,发现他有任何的进步或者是“闪光点”,立刻大力加以赞扬。开始他很受感动,表现也大有改进,可是后来突然有一天,当教师以同样的方式对他予以表扬时,他却大为恼火,说“我已经进步了,还不够吗?”     

原来,听惯了批评的他,最初听到表扬时,觉得老师真的是看到了他的优点。可后来当老师们不断重复地对他进行表扬一段时间后,他觉得老师的表扬缺乏诚意,而且许多是有意拔高的。由此他便认为,这些教师只不过是在哄自己,名义上表扬,实际上是让他注意这些方面,有明褒暗贬之意。因此,愤怒之余,说出了上述那些极端的话。

蔡戈尼效应  

Question  我觉得自己心理有些问题,很多事情尤其是工作,从不积攒问题,什么都想“一气”做完,否则就觉得自己不踏实,总惦记着,甚至还怀疑自己的能力。别人也许觉得我工作十分出色,但我为此耽误了很多本该和爱人、孩子相处的时间!这是怎么回事?我是不是有强迫症呢?  

Answer  假如教案才写了一半,圆珠笔突然写不出来了,你是随手拿起另一支笔继续写下去还是丢下没写完的教案不理,四处去找一支颜色相同的笔?或者,你是否曾被一本浪漫小说迷住,明知第二天一早还要上课,也要读到凌晨2点仍手不释卷?    

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是因为人们做事的时候,天生有一种有始有终的驱动力。请试画一个圆圈,在最后留下一个小缺口,现在请你再看它一眼,你是否会倾向于把这个圆完成?据心理学家解释,这种“趋合”心理作用,是“如果起初不完美,到最后不免要导致不完美的神经模式”的张力。    

1927年,心理学家蔡戈尼作了这样一个试验:她让138个儿童做一连串的工作,要求其中一半人把自己的事情做完,另一半则在中途停止。一小时后,她测试那些儿童,发现有110人对未做完的工作比对已完成的工作记得更清楚。其结论是:人们之所以会忘记已完成的工作,是因为欲完成的动机已经得到满足;如果工作尚未完成,这同一动机便使他对此留下深刻印象,这种心态叫蔡戈尼效应。    

对大多数人来说,蔡戈尼效应是推动我们完成工作的重要驱动力。但是有些人会走向极端,要么因为拖拉永远也完不成一件事,要么非得一口气把事做完。这两种人都需要调整他们的完成驱动力。    

那些从不把工作做完的人,至少能够扩展自己的生活,而且可能生活得丰富多彩,可一个非把每件事都做完不可的人,驱动力过强,势必会导致生活没有规律、过于紧张、过于狭窄。对于提出上述问题的这位老师,如果能将您过强的完成内驱力减弱,把这种“工作狂”似的态度缓和一下,不仅可以使您能够在周末离开办公室,还会有时间去应付因此带来的问题,如自我怀疑,感觉自己能力不够或不能应付紧张等等。    

如何才能把脱缰之马一般的完成内驱力抑制住呢?只要你能认识到趋合心理和蔡戈尼效应在制约你,那你在这场战争中就已打赢了一半。但即使做到这一步,要把“工作狂”击败也很不容易,因为只要你正在做一件工作,你就会觉得一口气把工作做完并没有什么不对。    

“你必须在看事物的时候加上一个价值观,”傅勒说,“你必须告诉自己,这个工作计划不值得做。至少先从一件小事开始,不妨强迫自己在洗碗槽里留下几只碟子不洗。”华尔德说,“看一本书的时候,尝试停一下,想想自己是否在浪费时间和精力,如果是的,要不要继续看下去?”     

尤其要紧的是,必须培养幽默感。当一件看来迫切重要的工作由于某种原因不能完成时,花一分钟的时间向四周看看,享受这短暂的休息。同样,随遇而安地过日子,可能比用牙签搭建一座泰姬陵模型更重要!   

3+1不等于5-1

Question  我是一名小学班主任,班里有个孩子非常调皮,我是批评不管用,表扬也不管用,实在是不知道怎么办好了。我该如何辅导这个孩子?  

Answer 3+1不等于5-1。大家也许会觉得这个太奇怪了,3+1怎么可能不等于5-1呢?接下来,如果我说3+1大于5-1,您又怎么看呢?    

举个简单的例子吧。我们去买水果,如果小贩往秤上放水果的时候先放了一部分,又放了一部分,再放了一部分才递给你,那么我们在拿起这些水果的时候,心情就会很好,感觉特别放心和实在。但是如果小贩先放了一堆水果在秤上,然后拿下去一些,又拿下去一些……这时候我们的心情就会完全不一样了吧。虽然小贩付出的是同样斤两、同样价钱的水果,但是因为一个看起来是“多给”了而另一个看起来是“少给”了,我们内心的感受就会截然不同。    

虽然在数学里,3+1=5-1,但是由于人们习惯于得到而不喜欢失去,所以涉及到心理层面的时候,这个公式就自然变成了3+1>5-1。利用这样的心理规律来教育学生,会更加有成效。    

这个法则的运用原则是:逐渐增加的利益比先给予较大的利益然后再减少一点点的心理感觉要好得多。尽管总量没有发生变化,然而人在心理上总感到不同。再理性的人都有这样的心理反应。运用到教育中的时候,可以从三个方面入手:   

1、先抑后扬,降低其期望值,再慢慢增加,可以起到良好的调动效果。    

2、人的心理习惯于得到,而不习惯于失去。    

3、将要求学生或者孩子达到的成绩或者希望他改进的东西变成一种奖励,他们自身反而要更加自觉一些。

郑州五中心理咨询电话:66924498 心理信箱 ljtzz5z@sina.com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刘俊涛老师


联系我们 | 站点导航 | 郑州五高2024招生微信群
郑州市第五高级中学地址:郑州市南四环与明珠路交叉口 邮编:450061 高中招生学籍电话:0371-61773783 高中校外联络电话:0371-66322900
郑州市第五初级中学地址:郑州市管城区南关街3号 邮编:450099 初中招生学籍电话:0371-66922976 初中校外联络电话:0371-66323968
©2003-2023 郑州市第五高级中学 豫ICP备2023019966号-1 教育专项备案:2010010030043 郑州市第五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