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失眠的心理生理原因及防治对策
有位女学生,16岁,在心理咨询室里诉说道:两年来,我经常失眠,时好时坏,多方就医,服安眠药,效果不佳,近四月来,因一次英语考试发挥失常后,失眠加重,整夜不能睡,每到夜幕降临,就开始担心今晚又睡不着了,一上床就努力保持平静的呼吸,努力不思不想,难受得很。白天感到头昏目眩,体倦乏力,腰酸腿软,注意力不集中,健忘,学习效率低,对生活和学习失去信心,有时甚至还有轻生的念头。其实,他患的是失眠症。
失眠就是指睡眠时间不足或睡眠质量差。它表现为多种情况,如入难困能(上床便睡不着),早醒(醒后便无法再入睡),易醒(睡不安稳,容易中途转醒),梦魇(恶梦),睡眠质量差(睡后疲劳没有恢复,无清新舒坦的感觉)等。人群中失眠的发病率大约20%-30%左右。中学生睡眠不好的大约占15-25%。
引起失眠的原因除了有生理性因素(室温,喝水过多,饥饿,过饱)、病理性因素(颈椎病,贫血,心脑血管疾病等)和药理性因素(浓茶,咖啡,服安定后)外最主要的是由心理因素所致。引起中学生失眠的常见原因有:
一、“怕失眠”心理:许多患有失眠症的学生都有“失眠期待性焦虑”,晚上一上床就担心睡不着,或是尽力去让自己快入睡,结果适得其失。因为睡眠的生理机制是,大脑皮层的高级神经活动有兴奋与抑制两个过程。白天时脑细胞兴奋,工作一天后,就需要休整自然进入抑制状态而产生睡眠,待休整一夜后,又自然转为清醒,大脑皮层的兴奋与抑制相互协调交替形成周而复始的睡眠节律。“怕失眠,想入睡”本意是想睡,但“怕失眠想入睡”的思想,本身是脑细胞的兴奋过程,因此,越怕失眠,越想入睡脑细胞就越兴奋,故而就更加失眠。这一点从正常人的睡觉中也可知晓,正常人到了平常睡觉的时候就脱衣上床,平静的躺着,没有强迫自己入睡的要求,更没有怕睡不着的顾虑,杂念生时就让它自然流过,不鼓励自己去想它,也不努力地去不想它,而是顺其自然不知不觉地进入梦乡。
二、“梦有害”心理:不少自称失眠的学生,不能正确看待做梦,认为做梦是睡眠不佳的表现,对人体有害,甚至有人误认为多梦就是失眠,这些错误的观念往往使人产生焦虑担心、情绪不愉快。晚上担心入睡后会再做梦,这种“警戒”心理,往往使人睡的浅,影响睡眠质量。其实,科学研究检测脑电图已经证明,每个人都会做梦,只不过有的人醒来后不能回忆起罢了。做梦不仅是一种正常的心理现象,而且是大脑的一种工作方式,在梦中重演白天的经历,有助于记忆,并把无用的事情信息清理掉,保证正常的效能。梦本身对人体并无害处,有害的是,“认为做梦有害”的心理,使自己产生了心理负担。
三、 自责心理:有些学生因为一次考试粗心或意外伤害他人而感到内疚自责,在脑子里重演过失事件,并懊悔自己当初没有如何办。白天由于事情多,自责懊悔稍轻,而当夜晚静下来时,则“徘徊”在自责,懊悔的幻想与兴奋中,久久难以入眠。
四、期待心理:是指人期待某人或做某事而担心睡过头误事,因而常出出现早醒、失眠。比如有一位学习很勤奋的学生,每天晚上自习到很晚(约夜里12点)才睡,到临近考试时,更加用功,一次晚上睡觉时,计划明晨四点醒来再抓紧时间复习,因非常害怕睡过头,而睡的不踏实,常常只能睡上1小时,就被惊醒,几天后便成了早醒患者。也有的学生在成绩排名,考试结果快要公布前,往往也处于期待兴奋状态,难以入睡。
五、幼年创伤心理的再现:有的学生由于幼年时受到“丧失父母” 、“鬼故事”、“恐吓”、“重罚”等心理创伤,而感到担心害怕,出现了,怕黑夜不能入睡的现象,随着年龄增长逐渐成熟后好转,但多年后,由于受到某种类似幼年时期的“创伤性刺激”,就会使被压抑在潜意识里的“幼年创伤性心理反应”再现,重演幼年时期的“失眠现象”。此类失眠症通过心理分析,一般都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六、手足无措心理:指有的学生在受到突发事件刺激后不能做出正确的反映,感到手足无措,不知如何是好。晚上睡觉时也瞻前顾后,左思右想,但始终处于进退维谷,举棋不定的焦急兴奋状态。
比如一位高中女生,在发现母亲婚外恋后,非常气愤地把实情告诉了父亲,后来父母大吵大闹,闹离婚,分了居,并要求她选择是跟父亲过,还是跟母亲过,她既懊悔草率地告诉了父亲,又恨母亲,同时,又很爱母亲,依恋母亲,不知如何是好,并因此而患了失眠症。中学生失眠的心理学对策主要有以下几点:
1、放松情绪,正确对待失眠。失眠本来就是一种兴奋与紧张过程,若再紧张就会加重病情。失眠固然不好,但是失眠本身的危害远不如对失眠恐惧与忧虑所造成的危害大,对失眠的恐惧与忧虑,会产生恶性循环的精神交互作用,即失眠、恐惧、紧张、失眠加重、恐惧加重、紧张加重、失眠更重……因此患了失眠症后应放松情绪冷静地接受现实。这一点至关重要,同时要认识到失眠者只要能做到心身放松,即便是整夜不眠,也无大碍,高僧经常静坐(卧)不眠却能长寿就是证明。
2、明白正确的睡眠观:遵奉以下睡眠格言,对失眠患者大有裨益,安眠药可严重影响睡眠质量且有成瘾性,请君莫用;任何一位正常的人都曾有过失眠现象,但他们并不在意;安排好明天的事,别把问题带上床;小睡有益健康;睡眠不可缺,睡眠过多有害健康;晚上睡不好,白天不可补;善待自己,每晚同一时间睡觉;睡前请让自己暖和起来;一杯牛奶是最好的松驰剂;睡前请不要饮酒、咖啡与茶,食物要饱,但不要太多;每个人睡眠需要量并不一样,我为什么一定要睡得和别人一样多?睡不着,千万别早睡,请延迟上床;当你认为失眠无害时,它就会真的无害;越在意噪音就越易被干扰;每天早上在阳光下呆20分钟吧,白天打瞌睡时就请找点儿事干,振奋起来吧!
3、顺其自然,去烦除忧。人间之事,常十有八九不如人意,人生是成功和失败的协奏曲,人生不是没有痛苦和挫折,而是永远不被痛苦所战胜,没有挫折的人生就不是灿烂的人生,在人生旅途中出现这样和那样暂时不顺意之事,都应是意料之中的事,因此每个人既要积极奋斗、重视学习和生活的过程,努力行动,同时还应顺其自然地接受一切已经发生的社会事实,并从容不迫地加以解决,这样才能去烦除忧,不至于思虑过度而失眠。
4、自我催眠法:(一)松笑导眠法:平卧静心,面带微笑,做六次深而慢的呼吸后,转为自然呼吸,每当吸呼气时,依次意守(注意力集中)头顶    前额    眼皮    嘴唇    颈部    两肩   胸背    腰腹   臀和双腿     双膝和小腿     双脚,并于每一次呼气时,默念“松”字,并且体会所注意部位散松的感觉,待全身放松后,就会自然入睡,必要时可重复2-3次。
(二)逆向导眠法:对思维杂乱无法入静的失眠者,可采取逆向导眠法。就寝后,不是去准备入睡,而是舒坦地躺着,想一些曾经历过的愉快事件,并沉浸在幸福情景之中。若是因杂念难以入眠就不但不去控制杂念,反而接着“杂念”去续编故事,而故事情节应是使自己感到身心愉快的,故事的篇幅编得越长越久远越好。这些有意的回想与“编故事”既可以消除患者对“失眠”的恐惧,也可以因大脑皮层正常的兴奋疲劳而转入保护性抑制状态,促进自然入眠。
(三)、紧松摇头法:仰卧床上后,先行双上肢收缩用劲,持续十秒后放松并体会放松感觉,重复三次后,同法依次做下肢,头面部和全身的紧张后放松训练,待彻底放松后,微闭双眼,将头部以正位向左右摇摆,摆角为5o~10o摆速为1-2秒一次,一边摆一边体会整个身体越来越松散深沉,摇摆的幅度和速度也渐小,这样的自我摇摆仿佛婴儿睡进晃动的摇篮,睡意很快就会来临。
值得一提的是,本人在对失眠学生的心理咨询检查及治疗中发现,相当多的学生失眠与“肩颈部肌肉紧张综合症”有关,许多学生学习用工,不注意劳逸结合,往往伏案时间过久,肩颈部肌肉长时间维持在一种不变的受力姿式下,时间一长,就容易出现两侧肩颈部肌肉劳损、力量不均衡,甚至反射性紧张,肩颈部肌肉紧张既能影响脑部血液供应和颈椎位置。同时本身也作为一种紧张不适的刺激信号,不断上传到大脑,因而影响睡眠。学生肩颈紧张综合症的防治,重在预防,学习时,每隔40分钟,除了做眼保健操外还应注意活动颈部,适当按摩一下,严重时应请有经验的手法医师治疗,切勿随便请他人治疗。 
 
郑州五中心理信箱 ljtzz5z@sian、com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刘俊涛老师


 
   
  		 智慧校园平台
智慧校园平台 招生简章
招生简章 学校简介
学校简介 新校区建设
新校区建设 职能部门分布
职能部门分布 职称文件2025
职称文件2025 学习重要论述
学习重要论述 校友登记联系
校友登记联系 五高招生咨询
五高招生咨询 周工作安排
周工作安排 教师办公室
教师办公室 走廊
走廊 大报告厅
大报告厅 餐厅
餐厅 当前位置:
 当前位置: